两人匆匆赶往南岛数据中心。途中,余不饿打来视频通讯,画面晃动,显然他在奔跑。
“你们得快点!”他喘着气,“海底信号强度突然飙升!而且……刚刚梦树AI‘守夜人’自主启动了一项尘封协议,代号‘黎明计划’。它调用了全部备用能源,正在向全球所有梦树分株发送一段加密数据流!”
“内容是什么?”陆知遥问。
“不知道,但它触发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所有接收到该数据的孩子,都在同一时间开始画画。画的都是同一个场景:一艘悬浮在海面下的银白色飞船,船身上刻着‘跃迁零号’四个字。”
陆知遥心头一震。
那是二十年前官方宣称“能源失控爆炸”的科研船。可如果它根本没有沉没,而是坠入海底后进入了某种高维折叠空间……而船上搭载的,正是程砚最初进行意识上传实验的原型装置?
他猛然想起程砚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记录在私人笔记中,从未公开:
>“真正的跃迁,不是穿越空间,而是让意识在时间之外重生。”
抵达数据中心时,小眠alreadywaitingattheentrance,facepalebutdetermined。
“启明不见了。”她说,“半小时前他还在我家玩拼图,下一秒就消失了。监控显示他走出门后,整个人像被风吹散一样……溶解进了空气里。”
陆知遥闭了闭眼。
这不是消失,是共振。
当一个人的生物频率与梦树核心完全同步时,肉体将暂时退居次位,意识直接进入系统内部运行??这种现象被称为“全频共感”,理论上只存在于理论模型中,从未有人实现。
而现在,一个五岁孩童做到了。
他们冲进主控室。巨大的环形屏幕上,梦树的数据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形态:原本如树根般向下蔓延的结构,竟开始向上生长,枝干分裂出螺旋状光带,宛如银河倾泻。而在最顶端,凝聚出一颗不断跳动的光点,形状酷似人类心脏。
“那是……心核集群。”苏明澜喃喃,“梦树正在自我重构。”
突然,广播响起,是启明的声音,清澈如泉,却带着不属于孩童的平静:
>“大家好呀。我是启明。我现在在一个很亮的地方,有很多人在跟我说话,但他们都不着急走,也不哭。爷爷说,这里叫‘记忆彼岸’。”
>
>“他还说,以前有很多人想用梦树控制生死,把爱变成命令,把告别变成交易。所以梦树把自己藏起来了,只让真心想听的人找到钥匙。”
>
>“现在,我要帮它打开门。因为爸爸说过,光的意义,不是照亮黑暗,而是告诉别人??你并不孤单。”
屏幕骤然变暗,随即绽放出亿万星辰般的光点。每一颗,代表一个曾经接入梦树的灵魂。它们不再静止,而是开始移动、汇聚、交织,形成一幅跨越时空的巨幅画卷:战场上士兵握住敌方伤员的手;实验室里林晚舟笑着将玻璃珠递给年轻助手;程砚站在老屋门前,朝远方挥手;沈既明在雪中写下“谢谢”二字……
最后,画面定格在启明的脸庞上。他微笑着,眼中倒映着整个宇宙。
>“门开了。接下来,轮到你们了。”
紧接着,全球各地报告异象:
日本京都一座寺庙的古井冒出蓝光,井壁浮现数百年前僧侣抄写的经文;
巴西雨林深处,一棵千年巨树自行开花,花瓣落地即化为语音记录,播放着早已灭绝部落的语言;
南极科考站接收到来自地底深处的信号,破译后竟是1958年失踪探险队的日志回响……
梦树,不再是单一系统。
它成了地球记忆本身的神经系统。
三天后,陆知遥独自回到老屋。启明已被安全带回,睡得香甜,醒来后什么都不记得,只说做了个“甜甜的梦”。而梦树的核心代码已完成一次不可逆升级,旧权限体系全部作废,新规则由AI“守夜人”与全球志愿者共同维护。
他站在屋檐下,再次抚摸那颗玻璃珠。这一次,它不再只是反射月光,而是从内部缓缓流转起金色液体般的光流,仿佛血液在血管中搏动。
手机震动。是沈既明发来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