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知遥再也忍不住,一把将他搂进怀里。这个拥抱用了整整二十年的等待、恐惧、挣扎和救赎才换来。
而此刻,一切都值得。
***
与此同时,商氏集团总部宣布解散“ECHO项目组”,所有相关研究资料移交国际伦理委员会封存。商景予作为临时接管人,在新闻发布会上面对全球镜头,语气平静却坚定:
>“我们曾试图用技术抹平人类的痛苦,结果却发现,正是这些痛苦让我们成为人。从今天起,商氏不再追求‘完美共感’,而是致力于帮助那些因共感实验受损的人重建生活。”
台下掌声雷动。唯有坐在角落的沈昭默默合上了手中的档案袋??那是她亲手整理的三百零七名L系列实验体名单,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段被剥夺童年、情感与自由的人生。
发布会结束后,商景予找到她。
“你真的要把这些全部公开?”他问。
“不。”沈昭摇头,“我不会让他们的伤疤变成公众猎奇的对象。但我会确保每一份数据都被用于治疗,而不是控制。这是我对他们的承诺。”
商景予看着她,忽然笑了:“你知道吗?你比林知遥更像一个守护者。”
“我不是守护者。”沈昭淡淡道,“我只是不想再看见孩子的眼睛里,装着不属于他们的星空。”
两人并肩走出大楼,春风吹起她的长发。远处高楼林立,霓虹初上,城市依旧运转如常,仿佛从未经历过那场悄无声息的精神浩劫。
但只有他们知道,这个世界刚刚逃过一场温柔的毁灭。
***
某夜,林知遥独自回到归音亭。
月色清冷,铜铃静默。她坐在石凳上,打开手机,翻出一段尘封已久的音频文件??那是她母亲留下的最后一段录音,原本只是普通的摇篮曲,经军方解码后才发现其中嵌入了三级安全指令,用于切断早期共感连接。
她一直不敢听完整首。
今晚,她点了播放。
钢琴声缓缓流淌,温柔得像一场旧梦。唱到第二句时,旋律突然出现一丝极其细微的波动,若非刻意捕捉,根本无法察觉。那是一个高频音符,短暂地跃升了一个半音,如同眼泪滑落前的最后一颤。
林知遥屏住呼吸。
那一瞬,她仿佛看见年轻的母亲坐在录音室里,一边哼唱,一边悄悄修改代码。她知道这首歌终将被用来切断女儿与系统的联系,也知道这意味着林知遥将永远失去那份天赋异禀的共感能力。
可她还是录下了。
不仅如此,她在指令末尾,偷偷加了一句不属于程序的语言??
>“宝贝,对不起,妈妈不能陪你走到最后。但你要记住,真正的爱,是从不说‘你应该感觉怎样’开始的。”
林知遥泪如雨下。
原来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有人为她铺好了逃离神坛的路。
而她花了半生,才终于走到终点。
***
半年后的秋天,晨正式转入“无感学校”就读。校长是沈昭亲自推荐的心理学家陈婉,曾在南极事件后参与数百名幸存者的心理重建工作。
开学典礼那天,林知遥和沈昭都去了。
孩子们穿着统一的蓝白校服,在操场上列队奔跑,笑声洒满整个山谷。没有情绪同步,没有思维共享,甚至连眼神交流都不够默契。但他们一起踢球、摔倒、互相搀扶,吵完架五分钟又能勾肩搭背去吃冰淇淋。
这才是活着的模样。
晨被分配到三年级二班。班主任是个年轻的女老师,蹲下身子问他:“你想让大家怎么称呼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