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中纪委通报再起波澜:两名正厅级干部因涉嫌利用媒体影响力操纵舆论、配合权贵洗钱,接受纪律审查。三家曾长期攻击冷芭的娱乐媒体被责令停业整顿,主要负责人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与此同时,国务院正式批复筹建“国家文化艺术劳动者权益保障局”,隶属人社部,首任局长由一位退休大法官担任。冷芭受邀担任政策顾问,参与起草首部《影视行业劳动标准条例》。
又是一个春夜,冷芭再次回到母亲家中。
老人正在阳台上晾衣服,风吹起她花白的发丝。看见女儿回来,笑着招手:“今晚炖了莲子百合汤,清心降火。”
饭桌上,母女俩聊起往事。
“你还记得小时候吗?”母亲笑着说,“你总爱在家门口搭个小台子,拉着邻居小孩演戏。我说你疯了,你说将来要当大导演,拍让人流泪的好片子。”
冷芭夹菜的手微微一颤。
“妈,我现在终于懂了。真正的好片子,不是让人哭,而是让人敢哭、敢说、敢站起来。”
母亲点点头,轻声道:“那你可别停下。这条路,还得走下去。”
那一夜,她写下一封公开信,题为《致所有仍在黑暗中等待光的人》:
>“亲爱的你:
>
>如果你现在正蜷缩在出租屋里,因为拒绝潜规则而被剧组踢出;
>如果你刚做完手术,却发现医保卡已被悄悄注销;
>如果你录下了上司的猥亵视频,却害怕按下发送键;
>请记住,你并不孤单。
>
>我们已经点燃了火把。
>也许风很大,也许路很长,
>但只要你不放手,我们就不会熄灭。
>
>破茧行动,永不落幕。”
信件发布当日,阅读量破千万。无数留言涌来:
“我是群演,今天第一次拿到了正规合同。”
“我是编剧,三年前被剽窃作品后抑郁住院,现在终于敢实名举报。”
“我是你的学生,你说的话让我决定报考电影学院。我不怕了。”
冷芭逐一阅读,泪流满面。
黎明时分,她打开电脑,收到教育部最新通知:全国艺术院校首批“影视伦理与法治教育”教材已完成编撰,将于秋季开学全面启用。主编栏赫然写着她的名字。
窗外,朝阳喷薄而出,照亮整座城市。
她站起身,拉开窗帘,阳光倾泻而入,映照在书桌上那枚刻着“破茧行动”的工作牌上。
火种已燃,星火燎原。
她知道,前方仍有荆棘,仍有阴谋,仍有无数双躲在暗处的眼睛。
但她也知道,只要还有一个人愿意说出真相,这场战斗,就永远不会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