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乘电梯到六楼,走廊尽头便是杨方旭的房门。门缝下压着一张外卖单,时间是昨夜十一点半,订单内容是一份牛肉面和一瓶矿泉水??没人吃独居男人会点两瓶水。
许青舟蹲下身,仔细查看门锁。锁芯边缘有细微划痕,像是被技术开锁工具撬动过。
“不对劲。”他低声说,“他要是自己在家,不会拉严窗帘又不开灯;要是出门,也不会把外卖留在门口。”
龙风英突然伸手按住他肩膀:“等等,楼道灯闪了一下。”
果然,头顶的日光灯忽明忽暗,像是电路短路。
紧接着,六?二室传来一声极轻的响动??像是抽屉被缓慢合上的声音。
许青舟不再犹豫,掏出随身携带的多功能钥匙卡(科研人员进出重点实验室常用),迅速尝试插入门缝。几次调整角度后,“咔哒”一声,锁舌弹开。
他推门而入,三人鱼贯而入,反手关门。
屋内一片昏暗。客厅凌乱不堪,书桌抽屉全被拉开,文件散落一地。电脑主机不见了,只剩一根断裂的电源线垂在桌边。墙上挂着的航天模型也被摘下,底座螺丝松动,明显被人拆卸过。
“有人来过。”宋瑶whisper。
许青舟快步走向书房,那里曾是杨方旭存放研究资料的地方。柜子里空空如也,但地板上残留着几道拖拽痕迹,通往卧室。
卧室床底,他发现了一个被踩扁的U盘外壳,标签上写着:“ProjectDawn-Backup”。
正是龙风英提到的“曙光计划”。
“他们拿走了主设备,但漏了这个。”他捡起碎片,指尖微微发颤,“这是证据。”
就在这时,窗外传来引擎启动声。那辆黑色商务车缓缓驶离停车位,车尾摄像头一闪,似乎拍下了楼道入口。
“他们还在监视!”龙风英惊道。
许青舟立刻掏出手机,拨通王思冬电话:“老王,帮我查一辆车,京A?L7×××,黑色别克GL8,刚刚离开科学院南区家属楼六号楼。我要知道车主信息,越快越好。”
“出什么事了?”王思冬警觉起来。
“疑似境外情报人员接触我同事,可能涉及国家航天机密泄露。”许青舟声音沉稳,“我现在需要内部通道调取近三个月所有与‘八模式引擎’相关的审批记录,尤其是资金流向和技术合作备案。”
电话那头沉默两秒:“我这就去办。你自己小心,别轻举妄动。”
挂断后,许青舟转向两位女性:“我们必须立刻报警,并向国安部门报备。但在那之前,得先找到杨方旭本人。如果他已经被控制,情况会非常危险。”
宋瑶忽然想起什么:“等等,他以前说过,要是遇到麻烦,就去城西的老钢厂地下车库躲一阵??那是他大学时代搞赛车改装的秘密据点,没人知道。”
“你还记得位置吗?”
“大概方位。”她点头,“离这儿不到二十公里。”
三人迅速撤离现场,驾车驶离家属区。途中,王思冬回电:“那辆车登记在一个空壳公司名下,法人代表是名退休教师,住址虚假。GPS显示它正往首都机场方向移动。另外,我查到一笔异常拨款:上个月,‘深空探索十年计划’特别基金中有800万元划入‘新型复合推进系统预研项目’,负责人签名是杨方旭,可审批流程跳过了三级评审,直接由分管副局长特批。”
许青舟瞳孔一缩:“有人在帮他造假立项。”
“不止。”王思冬声音低沉,“我还发现,这笔经费的后续支出明细里,有一笔50万标注为‘国际技术咨询费’,收款方是一家注册在开曼群岛的公司,名字叫‘HorizonEdgeTech’。”
“HorizonEdge……”许青舟喃喃重复,“和‘曙光’(Dawn)对应的英文词。”
线索终于串成一线。
这不是单纯的个人堕落,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渗透行动。有人利用杨方旭的困境,诱导他引入境外非法数据,制造看似突破性的科研成果,借以骗取国家重大专项经费,同时将关键技术细节反向输送出去??典型的“伪创新+真窃密”套路。
而推动这一切的,很可能是体制内部某个拥有审批权限的高层人物。
“我们现在去老钢厂。”许青舟握紧方向盘,“如果杨方旭还活着,他一定会留下线索。”
城西废弃工业区,锈迹斑斑的钢架如同巨兽骸骨耸立在暮色中。地下车库入口被铁网封死,但一侧已被剪开一个足够一人通过的缺口。
许青舟打着手电率先进入,潮湿的空气中弥漫着机油与霉味。角落里停着一辆蒙尘的红色跑车,正是杨方旭当年亲手改装的“赤影”。
车旁放着一台笔记本电脑,屏幕亮着,正在自动播放一段录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