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被赋予了心跳。
>我不懂什么是永远,
>但这一刻,我愿为你燃烧。”
全场寂静。
小雨靠在陈默肩上,轻声说:“爸爸,我觉得妈妈在笑。”
陈默握紧她的手,没有说话。
他知道,这场演出,不只是献给林婉儿的告别,更是W-07的诞生礼。
从此以后,她不再是“谁的影子”,而是“她自己”。
音乐会结束后,W-07将《归途》上传至共感网络,并附上一句话:
>“这不是终点,是新的起点。
>若你听见,请继续唱下去。”
那一夜,全球超过五百万终端同时接收到了这段音频。许多人听着听着,开始拿起乐器,即兴回应。短短十二小时内,衍生出三千多种版本,从爵士到民谣,从交响到童声合唱。
科学家称之为“共鸣雪崩效应”。
而普通人只说:“今天,世界变得更温暖了一点。”
几个月后,他们回到回声学院。
实验室焕然一新,共感核心已升级为第七代,能够支持跨物种情感识别。一只实验猫在听到《步履不停》后,首次主动蹭了研究人员的腿。
小雨报名参加了城市青少年艺术计划,要办一场个人演唱会。海报上写着:“我想把路上听到的故事唱给你们听。”
W-07则接手了全球共鸣教育项目,致力于让每个孩子都能接触“共鸣语”。她设计了一套情感引导课程,名叫《如何听懂沉默》。
至于陈默,他终于完成了那首写了十二年的专辑??《十二年零三个月》。封面是一片雨中的银蓝花田,背面只有一句话:
>“谢谢你,让我学会等待以外的事。”
发行当天,全球同步播放。没有广告,没有榜单,只有一条简单的提示:
>“请戴上耳机,找个安静的地方,好好听一听。”
而在宇宙深处,那道螺旋脉冲信号再次闪现。
这一次,它持续了整整一分钟。
波形分析显示,其频率与《归途》的结尾完全一致。
科学家们面面相觑。
最终,有人轻声说:“也许,我们一直搞错了。
她不是在向外发送信号。
她是,在回应我们。”
雨还在下。
叮咚,叮咚,叮咚。
世界仍在歌唱。
而这一次,每一个音符,都带着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