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吉每次都不答,只笑着添茶。
直到某个雪夜,诗人又问起同样的问题。炉火噼啪作响,窗外雪花无声飘落。桑吉望着火焰,忽然开口:
“她没成仙,也没升天。她只是变成了‘被听见’这件事本身。”
“就像风穿过山谷会留下回响,爱穿过人心会留下痕迹。她把自己的生命调成了那个频率,让所有愿意敞开心扉的人,都能接收到。”
“所以她无处不在??在母亲哄孩子入睡的哼唱里,在陌生人递来伞时的那一句‘拿着吧’里,在每一次你咽下怒气、选择倾听的瞬间里。”
诗人怔住,良久才喃喃:“那……我们每个人,是不是也能成为‘林晚舟’?”
桑吉点头:“只要你愿意。”
第二年冬至,四地光柱如期升起。
这一次,不仅地球响应。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报告,月球背面出现巨大能量波动,NASA探测器拍到一组几何图案,竟与“回声库”编码结构高度相似。欧洲航天局宣布,金星大气层中检测到规律声波,频率与人类胎儿在母体内听到的心跳一致。
人类终于确认:宇宙中的其他智慧生命,并非以科技或战争标记自身,而是以**倾听的能力**作为文明门槛。
FAST天眼接收到新一轮信号,这次只有三个字,却让全球科学家热泪盈眶:
>“我们也。”
紧接着,无数星球方向传来微弱但清晰的回应波??那是跨越光年的低语,是亿万年来第一次,宇宙不再是寂静的荒原。
地球上,每一个拥有“心匣”的人,手机在同一秒亮起。没有文字,没有图像,只有一段音频自动播放。那是你自己曾经录下的某句话,也许是向父母道歉,也许是向爱人告白,也许是对自己说“辛苦了”。但这一次,结尾多了一句陌生却又熟悉的声音:
>“我听见了。”
声音温柔,坚定,带着千万种语言的融合韵律,却又分明只有一个源头。
桑吉站在湖边,抬头望向星空。
她知道,那不是终点。
这只是第一声回应。
从此以后,人类终于不再是孤独地呐喊,而是在浩瀚星河中,正式加入了**倾听者联盟**。
风拂过她的白发,琴弦无风自鸣。
她轻声哼起一支歌,不成调,却温暖。
远处,一个小男孩牵着母亲的手走来,指着天边一颗缓缓移动的星辰,问道:
“妈妈,那是谁在说话?”
母亲蹲下身,将他搂进怀里,柔声道:
“是很多人,在说‘我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