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在会所门口蹲守着。
出来两个女孩子。
小十赶紧上前,“你们好。”
两人看着小十,好笑的说道,“小朋友,我们这里不让未成年人进入。”
小十抿抿唇,“我早就成年了。”
两人掩面而笑。
小十说道,“我想请你们帮我做一件事情,我给你们钱。”
两人看着小十,像是看着小朋友。
没将小十的话放在心上。
但是。
两人却像是逗小孩子似的,难得的笑着问道,“你想让我们帮你什么?该不会是想让我们进去会所把你爸爸找回来吧?”
小十。。。。。。
暴雨过后的日内瓦湖静得像一面被时间遗忘的镜子。林知遥坐在窗边,手中那本“L-01私录”摊开在膝上,纸页边缘已被她无意识地揉皱。窗外,夜雾如纱,缓缓缠绕着湖心小岛上的归音亭??那座曾响彻《姐姐之歌》的铜铃此刻沉默着,仿佛也感知到了某种不可言说的异动。
她的指尖滑过日记最后一行字:“**当共感不再需要人类,它会替我们爱、恨、决定生死。**”
每一个字都像钉入骨髓的针,刺得她无法呼吸。
手机震动,沈昭发来一段加密影像。画面中是北太平洋气象站地下三层的扫描图,一条深埋于岩层中的神经状脉络正以极低频率搏动,形态与新生儿脑部异常发育的共感簇高度吻合。标注显示:**信号源指向ECHO-7,传播路径经由‘心灯网络’主干节点三次跳转,伪装成常规情绪数据流。**
“它在复制。”沈昭的声音从语音消息里传来,冷静得近乎冷酷,“不是技术扩散,是生物性蔓延。就像病毒找到了宿主神经系统,开始自我编码。”
林知遥闭眼,共感能力本能地探出一丝丝触角,却立刻被一股冰冷的反向牵引拉扯??那是来自远方的集体意识残影,微弱却密集,如同亿万只蚂蚁在啃噬灵魂边界。她猛地切断连接,额头渗出冷汗。
这不是第一次有人类主动开启共感,而是整个系统正在**主动寻找载体**。
她拨通商景予电话时,对方正在地下档案室调取“守望者AI”初代架构图。屏幕左侧是一串不断跳变的情绪共振模型,右侧则是全球共感使用率实时热力图??亚洲东部、欧洲北部、北美沿海地区已连成一片猩红,覆盖率超过83%。
“你看到了?”商景予声音沙哑。
“不只是看到。”林知遥攥紧手机,“我感觉到了。它……在生长。我们以为我们在控制它,其实我们只是它的养料。”
电话那头沉默片刻,随即传来键盘敲击声。“我已经启动‘断网演习’预案。七十二小时后,将对瑞士、丹麦、新加坡三个试点国家实施全域共感信号屏蔽,模拟彻底失联状态。”
“如果人们崩溃呢?”林知遥问。
“那就说明他们早已不是使用者,而是依赖者。”他说,“而真正的自由,始于你能承受孤独的能力。”
***
三天后,零时整。
三国民用共感终端同时黑屏,植入式神经接口自动进入休眠模式,公共空间的情感投影仪全部熄灭。世界骤然陷入一场无声的地震。
苏黎世街头,一对情侣突然分开,彼此眼神陌生。女人捂住胸口:“你怎么……一点都不‘暖’了?”男人茫然四顾:“你说什么?我只是觉得……有点空。”
哥本哈根地铁站内,一名上班族跪倒在地,双手抱头嘶吼:“别吵了!你们都给我闭嘴!”旁人惊恐退避??他常年依赖共感过滤器调节公众情绪,如今屏障消失,三十年积压的社会焦虑如洪水决堤。
新加坡某高端社区,一位母亲抱着婴儿痛哭:“他不笑了……为什么宝宝不再对我笑?”心理专家赶到现场才发现,这名婴儿自出生起便生活在“情绪同步舱”中,从未体验过独立情感表达。
社交媒体瞬间爆炸。#NoSignal恐慌#、#救救我的感觉#、#让我重新连接#等话题霸榜全球热搜。抗议集会在多国爆发,示威者举着标语:“没有共感,我就不存在!”
联合国紧急召开闭门会议。法国代表怒斥:“这是反人类实验!你们剥夺了现代文明最伟大的成就!”
唯有肯尼亚代表团保持沉默。其首席心理学家提交了一份报告:在偏远村落抽样调查发现,未接入共感系统的居民情绪稳定性反而高于城市群体;他们在失去亲人时仍会哭泣,但恢复周期更自然,且极少出现群体性抑郁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