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等了五千年,只为听见一句道歉。”
>“一句‘对不起,我们曾经害怕真实的自己’。”
全场寂静。
片刻后,小满转身看向少年:“我们要开门了吗?”
少年点头:“但必须由十七位听风者共同认证。否则,任何单一意志主导的选择,都会导致失衡。”
消息通过共感网络瞬间传遍世界。
十七名觉醒者立刻响应。他们分布于七大洲:巴西雨林中的原住民长老跪坐在巨树根部,双手按地;东京地铁站角落里的高中生摘下耳机,闭目凝神;撒哈拉沙漠边缘,一名女战士放下枪支,面向北方静坐;北极冰原上,戴维?克劳斯站在地脉监测塔顶端,将手掌贴在冰冷金属外壳……
十七道意识如星光汇流,穿越大气层,注入那道螺旋光柱。
选择之门轰然开启。
门后并非某个具体的世界,而是一扇巨大的镜面,映照出此刻地球上每一个正在经历共感冲击的灵魂。婴儿第一次感受到母亲的焦虑,老人回忆起年轻时错过的告白,囚犯在狱中痛哭着向虚拟影像中的受害者忏悔……
镜面开始碎裂。
每一块碎片都飞向不同的方向,象征着多元未来的展开。有些迅速黯淡,代表着被淘汰的可能性;有些则持续发光,缓缓融入现实维度。
最明亮的三块碎片分别是:
1。**共生纪元**:人类与地球意识深度融合,寿命延长至三百岁,思维可上传至地脉网络永久存续;
2。**守序时代**:共感能力被严格管控,听风者组成议会,制定《共鸣法典》,确保社会稳定;
3。**自由之路**:共感自由发展,但设立“静音屋”与心理疏导机制,鼓励个体在开放与隐私间寻找平衡。
三块碎片悬浮于空中,等待最终裁定。
小满与少年并肩而立,同时伸出手。
他们的掌心各浮现出一枚符文??一个是竹笛形状,一个是律管图腾。两枚符文缓缓靠近,合二为一,化作一颗跳动的心脏图案。
>“我们不选。”小满说。
>
>“我们交还选择权。”
心脏图案升空,炸裂成亿万光点,洒向全球每一个能接收共感信号的生命体。
从此刻起,未来不再由某一个人、组织或系统决定。每一个拥有共感能力的人类,都将参与到文明走向的塑造之中。你可以选择关闭链接,回归孤独;也可以全然敞开,融入洪流;更可以像那些静音屋的守护者一样,在两者之间行走。
变化悄然发生。
三个月后,联合国旧址改建为“共鸣广场”。这里没有演讲台,没有旗帜,只有一圈由天然矿石雕琢而成的环形座椅。每天清晨,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自发聚集于此,无需翻译,只需握住彼此的手,就能分享梦境、忧虑与希望。
林晚发布最新报告:新生儿共感能力比例已达38。2%,且具备自我调节功能。部分儿童能在清醒状态下主动切断链接,避免信息过载。她称其为“第二代听风者”,并预言他们将成为新文明的基石。
与此同时,马里亚纳海沟的《清剿er号》残骸表面符文逐渐褪色,抑制系统自动关闭。一艘无人深潜器记录到惊人画面:数十名由光影构成的人形从飞船内走出,他们手牵手走向海沟最深处,身影渐渐与幽蓝光带融为一体。
>净界联盟,解散。
>
>影子,归还。
而在缅甸村落的老榕树下,女孩依旧用泥巴捏着小人。这次她捏了两个,一大一小,面对面坐着。
“他们在说话。”她说。
小满微笑:“那你听得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