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去的属于一个小村庄,周边倒是都属于平原,平均下来每一个人能合两亩多地。
不过现在属于生产队统一管理阶段,每个家庭都是挣工分为生。
跟全国大部分村庄类似,日子过的都是紧巴巴的。
整个生产队三百多户人家,除了手电筒这种电器,其他的也就是每户人家的电灯泡了。
像什么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等等大件,上千口人,都没有一个。
至于电视机,别说见过了,很多人连听都没听过。
赵雅丽也就是运气好,上了高中,然后被选拔进了现在的单位。
不然也是在家里挣工分,然后找个家庭条件稍微好一些的人家过一辈子。
这一次。
她带着王援朝回去,可是引起了整个生产队的轰动。
就连附近的好几个生产队,有空的时候,也都跑去她家看稀奇。
实在是这一次,带去的礼物让大家都震惊到了。
很多好东西,都是大部分人一辈子都没尝到过的。
更别说那一张缝纫机票了。
就连公社的领导,也特意过去了一趟。
跟王援朝聊了半天后,才一脸兴奋的回去。
他们公社,终于又有一个人家出息了。
哪怕以后这家姑娘出嫁了,但刚才跟他聊天的那个年轻人,也属于他们公社的女婿。
这可是王孟德的弟弟。
他在公社干了十多年的领导。
可以说,非常了解这三个字的威力。
十多年来,这个名字断断续续,已经无数次出现在全国最大的报纸上。
同时,一些官方的文件里,也经常会有‘向王孟德同志学习’等字眼。
还有就是。
前些年鲁省的好几起传染病,也是对方跟其他专家一起,给攻克的。
这两年,没有了传染病的威胁,这边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所以。
以后老赵头家,在鲁省基本上都没人敢惹了。
这就属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典型。
等下午赵雅丽回去了之后。
冉小梅便拉着王孟德和何胜男一起,仔细的盘算着,等结婚的时候,该给女方多少彩礼。
“胜男,咱们家现在条件好了,多给雅丽家点彩礼,你可千万不要有什么想法。”
看了大儿媳妇一眼,冉小梅轻声的说道。
大儿子刚结婚的时候,那时候家里条件一般,彩礼给的并不多。
后来家里条件逐渐的好起来了,她便时常的让儿子接济亲家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