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以冷静克制的叙事风格,揭露了过去十年间,如何有三家电台、两家门户网站、一家主流杂志被秘密操控,成为特定资本集团的舆论打手。它们系统性抹黑独立创作者、捧杀异见艺人、制造虚假民意,甚至干预电影立项审批。
播出当晚,全国收视率高达4。8%,创下纪录片历史纪录。
一周内,这三家媒体全部停业清算,主要投资人被列入终身禁业名单。
冷芭却没有庆祝。
她在办公室接到一个陌生来电。
“冷导演……我是李志文的女儿。”女孩声音虚弱,“我爸走了,昨天凌晨。临走前,他让我把这个交给你。”
电话挂断后,一个包裹送到了工坊。
里面是一盘老式录像带,标签上写着:“给未来的孩子们。”
冷芭将它放入放映机。
画面晃动,出现一间简陋病房。李志文躺在病床上,呼吸艰难,但仍努力坐起。
“如果你们看到这个,说明我还算没白活一场。”他咳嗽几声,继续说,“我知道自己做过错事,帮沈鸿远压过人、删过片子、逼过女人。但我一直留着一样东西??一份原始股东名单。当年‘星辰教育基金会’成立时的签字原件,藏在我老家祖屋的地窖砖缝里。”
他喘息着,眼神灼热:“我不求原谅。只希望……有人能把真相讲出去。别让下一个张建国,死得不明不白。”
视频结束,冷芭久久未语。
第二天,她带队奔赴李志文故乡。在一个风雨交加的黄昏,她们撬开百年老屋的地窖,在潮湿的墙缝中找到了那份泛黄的文件。
上面清晰记录着十二位初始出资人姓名,其中竟包括两位现任文化界德高望重的“泰斗级”人物!
证据确凿。
冷芭没有立刻公布,而是将其密封递交最高检特别检察厅,并附信:“请依法处理。我不愿做审判者,只想做见证人。”
一个月后,两名“泰斗”被取消荣誉称号,撤销所有学术职务,接受纪律审查。其中一人在听证会上当场昏厥,送医抢救无效死亡。
风波渐息,春意重回大地。
“破茧训练营”第三期开班,学员已达三百余人。他们分布在各大剧组、电视台、制作公司,像一颗颗埋下的种子,随时准备记录黑暗。
冷芭受邀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演讲,主题为《艺术的尊严,始于劳动者的权利》。现场掌声雷动,多国代表起立致敬。
回国当晚,她独自走在长安街上,风吹起她的长发。
手机响了。
是母亲。
“闺女,今天电视里播你讲话了,妈一句都没落下。你说得真好,就是有点太累了,记得按时吃饭。”
“嗯,知道了。”她轻声应着,眼眶发热。
挂了电话,她仰头望着星空。
十年前,她只是一个想拍好电影的女孩。
如今,她已成为千万人心中的光。
但她清楚,这场战斗远未结束。
行业黑名单仍在暗中流转,新型“软性压迫”不断演化,有些剧组开始用AI生成群演脸谱,规避劳动合同;有些平台推出“自愿加班承诺书”,诱导新人签下卖身契。
新的茧,正在形成。
所以,她写下新的宣言:
>“破茧,不是一次行动,而是一种姿态。
>是明知危险仍选择睁眼,
>是身处黑暗仍坚持点火,
>是被全世界否定时,依然相信真理值得捍卫。”
这封信被刻在“破茧工坊”的铜碑上,立于庭院中央。
每当晨光照耀,那几个字便熠熠生辉,仿佛在说:
**火种不灭,我们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