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怪朱棣搞靖难,把辽王弄废掉了。辽东没有了信得过的朱家自己人,一旦边将大权在握又容易拥兵自重,如辽东总兵李成梁这般的人物,前后两次任辽东总兵,第一次是二十二年,第二次是八年,一共三十年时间。镇守辽东30年期间组织辽东铁骑,抵挡蒙古诸部及控制建州女真等诸部,先后十次奏大捷。其子李如松奉命为东征提督援朝抗倭,提督蓟、辽、保定、山东诸军,率四万三千余兵渡鸭绿江援朝鲜,大战攻入朝鲜的日军。李成梁如此人物,晚年也被言官所劾罢官。六十岁时被朝廷弃用,十年后再起复,但人也老了,七十岁了,此时老将已无远志,没拼劲了。他一死,难怪辽东再也没有独领大军的大将军,压不住建州女真的冒起。便连卢象升这般少有的文武全材也遭朝廷猜忌提防,不受重用,直至被人坑死。戚家军、白杆兵也是一样。这辽东,自从废了辽王这个明太祖构想用来守辽土的藩王,战略上便是败了。至李成梁死后,辽东便连可以代替辽王守边作用的人物也没有了。之后朝廷所派之人,既统领不了大军,野战也打不过清军。以守代攻,区区城堡,再建更多也只是徒耗钱粮人力。xxx打开城门迎接使团,以及随行粮草的将军是何可纲。「末将何可纲拜见各位大人。」何可纲,明朝辽东人。是袁崇焕的部属,任职宁远道中军,为人廉洁勇敢,具有良好的领导统御才干,擅长安抚士兵。在原时空里,何可纲先后于宁远大捷、宁锦之战成功守备宁远城,备受袁崇焕推崇,与赵率教、祖大寿共为抗清三将。何可纲于1628年清军经蒙古入关侵犯明朝首都北京时,先大战古冶乡及双望,接着营双望诸山,之后收复永平。击败清军后,崇祯帝加封何可纲为太子太保、左都督。1630年,何可纲协助祖大寿于大凌河筑城。八月刚完工时,皇太极突然率清军两万人团团包围大凌河要塞,意图困死祖大寿。何可纲率明军坚守大凌河要塞,让清军久攻不下。何可纲于此次大凌河之役时,与祖大寿被清军团团困死大凌河要塞,弹尽粮绝之际,仍然不愿投降,最后于满清诸将面前被祖大寿杀死。然后祖大寿得以诈降,之后他又叛逃回锦州再继续抗清,最后于松锦之战中再败,祖大寿终于还是投降了大清。据原时空历史记载,面前这位沉默寡言的何可纲死得很惨。明军被清军团团困死于大凌河要塞,援军屡次被击败,之后,祖大寿率军四次突围均全军覆没,损失两万多人。1631年,大凌河要塞坚守一段时间后粮尽援绝,两人苦守一年,断粮至食人了。据记载“军士饥甚,杀其修城夫役及商贾平民为食,析骸而炊。又执军士之羸弱者,杀而食之。”祖大寿等人打算投降,然而何可纲坚持绝对不可以投降满清。祖大寿抓住他,于满清诸将前面杀死。可纲临死前面不改色,不发一言,含笑而死,其尸体被城中饥民分食。“怎么明末的大忠臣们-个个死得这么惨烈?!反而只有洪承畴与祖大寿这些后来变节的原大明忠臣、大清贰臣反得善终?!莫非天要亡大明,逆天行事之人,不得善终?”王小龙心想:“还好我来了。不然你可死得惨了。”「何将军,辛苦了。」陈新甲:「卢大人与祖将军呢?」大凌河堡瓮城的阴影里,卢象升正用战袍碎片擦拭卷刃的佩剑。当他抬头看见使团队伍中走出的王朴时,握剑的手猛然顿住。卢象升左耳被箭簇削飞,缺失半片,草草包扎的伤口渗着黄水。他却抢先拱手:「王总兵别来无恙?」卢象升苦笑:「听闻你有吓退奴酋三万鉄骑的仙法……早知该讨张符箓贴在我的虎蹲炮上。」王小龙视线扫过对方甲胄上深浅不一的砍痕,忽然想起《明史》里“象升麾下骁将尽殁”的记载。「怎不见祖将军?」「祖家老头也不知道躲在那里了。」卢象升:「还是何将军开的城门。」祖大寿踉跄扑出地窖时故意绊倒,抱着卢象升战靴嚎啕:「建斗!果真是你!」转向王朴时瞳孔骤缩:「这位是……」王小龙:「大同总兵王朴。」面前这个老头面容枯槁,白胡白发,年龄也一大把了。祖大寿是辽阳副总兵祖承训的儿子,也是吴襄的妻舅,吴三桂的舅父。自称祖逖之后。祖大寿世代为辽东望族,祖大寿、祖大乐、祖大弼三兄弟皆辽东将领,祖大寿最早是熊廷弼、王化贞的部将,后来随孙承宗,以祖大寿佐参将金冠守岛。十多年前,祖大寿也曾经也雄心主持修筑宁远城。辅佐袁崇焕等守城,大败努尔哈赤及皇太极,以功升副总兵。原时空里,自从崇祯帝把袁崇焕下入狱,把他的心恐怕打击太大了。后来松锦之战后终于投降了满清,恐怕也是对皇帝的残忍灰心了。,!但在这个时空,老将已没有能力与建奴野战,但忠心依旧。建奴屡次围城招降,他还是没有答应。终于等到了卢象升的援军到来。但眼见天雄军为了救援他损失惨重,人人带伤。他躲在地窖没面见人了。从逃兵那里得知,卢象升知道了他与建奴有书信来往。他就怕这个眼里容不下沙子的文官把他当场斩了。明末时期的大明将领,最怕袁崇焕和卢象升这些能文能武的狠人了。好不容易等到使团大队人马到来,他才敢出来冒头了。「王朴?」祖大寿话语有些颠三倒四:「啊?!对,同名同姓。你不是他。」他的心里,还是有点害怕。「诸位同僚,今次建奴在塔山夜袭,被我朝王少保挫败撤退。在大凌河这里又为卢大帅击退,实乃朝廷大喜事。祖将军坚守大凌河,亦皆有功之人,本官必会奏明给圣上,嘉奖各位。」陈新甲:「相信此去和议,必定能顺利成功。」还好,在一堆文官喜气洋洋,专业互吹说好话的情景下,大家的紧张心情终于放松了下来。大家休整一顿后,诸文武官员草草在城内聚餐。听闻使团只能带五百兵丁往盛京,卢象升面露担忧。「王少保,东虏乃化外野人,言而无信。」卢象升望着眼前这位一言吓退三万鞑子鉄骑的异人王朴,正色地道:「尔等若真依言只带五百护军,路上倘有贼人进犯……」陈新甲面色不豫地看着卢象升,心想:“东虏若非真想和谈,又何必退兵。”「卢大帅不必过虑,本官有王少保此等大将保护,王少保有仙家法术,定能护得使团安全。」陈新甲:「所谓两国相交,不斩来使。有五百兵丁,防备一般毛贼山匪,应当足够了。」一千兵丁还是吴将军借出,可要还回去守护宁远城呢。祖大寿:「王少保活命的恩情,咱们拿什么还?除非王少保收我家祖孝义、祖克勇随同听候使唤。咱祖家这两个孩子尚算有点蛮力,可以为王少保鞍前马后,干点粗活。」:()我穿越明末了但金手指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