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谬!”怀特从废墟中爬起来,实验服沾满灰尘,头发也乱糟糟的,看起来狼狈不堪,“这不过是应力释放产生的随机图案。
张先生,你该不会想用这种玄学解释来掩盖研究失败吧?我看你们中国就是想在国际科研领域博眼球!”
张远没有反驳,而是调出星图对比数据。
突然,他的手指停在虚拟键盘上,眼睛一亮:“李岩,立刻黑进国际深空探测数据库,调取天鹅座X-7区域的历史影像!我要200年前所有关于该区域的异常记录,越快越好!”
当泛黄的影像资料呈现在屏幕上时,整个实验室陷入死寂。
1923年,英国皇家天文台的观测日志中记载着:“天鹅座X-7区域出现异常能量波动,持续72小时后神秘消失,期间所有射电望远镜数据被篡改。
”而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日志旁手绘的波动曲线,竟与眼前样本释放的能量频率完全一致。
“还认为是随机图案吗?”张远的目光扫过怀特煞白的脸,语气冰冷,“这块小行星不是陨石,是宇宙中的信标。
它在向某个文明发送位置信号,而我们……”他顿了顿,环视一圈在场的众人,“可能己经暴露了地球的坐标。
”
就在众人震惊得说不出话之际,系统突然发出刺耳的警报:样本能量波动指数突破临界值!红色的警告字样在屏幕上不断闪烁。
张远当机立断:“启动反物质湮灭装置,在它彻底失控前摧毁样本!不能让这个信标继续发送信号!”
“等等!”科罗廖夫突然冲上前,拦住操作的科研人员,“样本内部结构正在发生相变,这是研究高等文明科技的绝佳机会!我们可以尝试用超导磁场进行能量疏导,说不定能从中获取巨大的科技突破!”
“你疯了吗?”张远转身盯着科罗廖夫,眼神中满是愤怒,“一旦失控,整个地球都将面临灭顶之灾!我们不能拿全人类的命运去冒险!”
两种方案在会议室里引发激烈争论,各国代表分成两派针锋相对。
美国代表支持怀特,认为应该保留样本进行深入研究;俄罗斯代表则站在科罗廖夫这边,坚信能从样本中挖掘出惊人的科技成果。
关键时刻,张远调出星图中的星象推演:“根据星图预测,强行保留样本将引发不可控的宇宙级连锁反应。
但如果逆向解析信标编码……”他的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或许能找到定位发射源的方法,变被动为主动。
”
经过72小时的奋战,张远团队不眠不休,终于成功破译信标编码。
更令人振奋的是,他们在编码结构中发现了新型太空推进技术的原理,这一发现足以改写人类航天史。
当第一份研究报告发送到全球科研网络时,张远收到系统提示:破解宇宙信标之谜,奖励资金两亿。
但他望着浩瀚星空,深知这只是揭开了宇宙神秘面纱的一角,更大的挑战还在前方等待着人类。
而此时,一场围绕新型太空推进技术的国际竞争,也在悄然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