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您是故意说反话试探我的吧?我都明白!其实您不用试探,我坦白跟您讲吧,我根本对这个王位不敢兴趣,孟子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我会恪守本分,遵守规矩,再者当大王,管理诺大的国家,很辛苦的,大哥那么聪明,一定可以管理得好,我会帮助大哥一同治理大秦,让大秦日益强盛,让大秦百姓都可以过上吃饱穿暖的日子。”将闾说完,开心地等着赵高夸赞他。
赵高顺势只好尴尬地笑了笑,点点头,“二公子心性纯良,爱民如子,真是让赵某佩服,佩服!”
。。。。。。
待赵高教授完将闾出宫,正好碰到进宫办事的李斯。
“李廷尉!”
“赵大人,您这是刚从二殿下宫里回来?”李斯也听闻了赵高成功当上公子师傅一事,对其手段颇为赞叹。
“正是。”
李斯看到赵高神色不悦,猜测他在将闾那里应该不太顺利。
“听闻二公子虽不及长公子敏锐,却也是人中翘楚,多智聪慧,教授的师傅都夸他勤奋好学,为何赵大人今日看起来闷闷不乐?”李斯好奇地询问道。
赵高被问到伤心处,倾诉道:“聪敏是聪敏,勤奋亦勤奋,好学是真好学呀!不过愚蠢也是真愚蠢,而且是清澈见底的愚蠢!”
“此话怎讲?”李斯不明白赵高为什么会说三公子是清澈的愚蠢。
赵高望了望周围,发现没有旁人,便低声说道:“二公子眼中只有对学问的渴望,对仁义礼智信的尊崇,谨守本分,完全没有对权力和世俗的欲望,更不想着大秦王位,你说这身为一个公子,不是愚蠢是什么?他竟然妄想着长公子可以庇护他,太愚蠢了,这么愚蠢,就等着被整死吧。”
李斯听后淡淡地笑了笑,“我早就说过,二公子与长公子感情深厚,思想不好改变,我看你还是早早放弃,莫要徒劳。”
“事在人为,一次劝不通,十次百次,长期耳濡目染,总是会有效果的,我就不信二公子的心是铁做的,对这王位能一点都不心动。”
李斯拍了拍赵高的肩膀,“那我就祝赵大人早日成功,我得进宫面见大王了,不陪你多聊了。”
“大王召见你所为何事?”
“灭赵之策。”
说道这些大事,赵高也不敢兴趣,“行,那你去吧。”
将闾学完功课刚准备离开,就看到二凤从外面进来,将闾感到很意外。
因为大哥一向很忙碌,鲜少来他这里,将闾随即开心地像小鸟一样迎了上去:“大哥!!”
“今天的功课都学完了吗?”二凤关心地问道。
“都学完半个时辰了,课业都快做完了。”将闾答道。
“拿给我瞧瞧!”
将闾随即将自己正在书写的书简交给二凤。
二凤拿起来看后,提醒道:“字迹还算工整秀丽,不过缺乏书法美感,赶明儿我让小六子给你送一个字帖过来,每日临摹一页,长此以往,定能进步。”
二凤非常喜欢王羲之的书法,他自己的书法造诣也很高。
将闾得到二凤的肯定和帮助,内心感到很幸福。
“有个大哥,真好!”
“今日中车府令赵高来给你上律法课了?”二凤接着询问道。
将闾点点头,“嗯!”
“感觉怎么样?”
“赵师傅教得甚好,以生活中的案例为引,牵出相关大秦律法,既有趣又能记住枯燥的知识,一举两得。”
“他还有没有讲别的?”
将闾略微回想了一会儿,答道:“讲了,他还夸我聪慧异常,学得快,将来超过你不成问题,甚至当未来的秦王都有可能。不过我知道这是师傅为了鼓励我,我告诉他我只想着潜心学习,将来可以更好地辅佐父王和大哥,帮助黔首百姓。”
二凤心想这个赵高果然心思不纯,这么早就急着给自己二弟洗脑。
虽然二弟现在年纪小,单纯懵懂,天真善良,没有那么多歪心思,但是时间久了,懂得多了,指不定就被他灌输的这些思想带坏,成为赵高争权夺利,谋取利益的牺牲品。
“二弟,咱们身份特殊,总有些心思不纯之人企图利用咱们的身份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所以你平时定要提高警惕,对于那些劝你参与夺嫡争权之人,定要小心!”
将闾笑了笑,“大哥,放心吧,虽然我不及你聪慧,但身为王子,这些事情我都看得清楚,才不会被人蒙蔽,做一些逵泉之诛、有悖人伦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