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着林叙低垂的、被长长睫毛遮住的侧脸和那专注于屏幕上复杂线条的眼神,片刻后,嘴角那抹极其细微的、真实的弧度似乎又隐约浮现了一下。
"嗯,概念是有点意思,但实验设计和方法漏洞百出,距离实际应用还差得远。"他淡淡地回应道,语气是他一贯的严苛和不轻易满足,但目光却落在林叙身上,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微暖的温度。
夕阳的最后一点余晖,挣扎着穿透窗棂,温柔地笼罩着整个堂屋。图纸铺展,屏幕微亮,空气中弥漫着尚未散尽的、清冽的茶香和一种全新的、由专业上的高度默契与精神层面的无声理解所共同构筑的宁静与和谐。
壁垒的消融,不仅在风雨相依的脆弱时刻,更在这共同面对挑战、思维碰撞、彼此认可的寻常黄昏里,悄然完成,坚冰化为春水。
就在这时,林叙放在枕边的手机震动起来,屏幕亮起,显示"陈工"来电。
林叙拿起手机,几乎是下意识地抬眼看了下沈知时。
沈知时立刻会意,极其自然地将书桌前的椅子往自己床边方向挪了近半米,形成一个更私密的空间,示意自己不会干扰通话,同时顺手拿起自己的水杯喝了一口,目光重新落回屏幕上未关闭的组会资料,仿佛只是换了个更舒服的位置继续工作,姿态放松却带着无形的尊重。
林叙接通电话,按了免提键。陈工那熟悉的大嗓门立刻在安静的堂屋里响起,带着一丝疲惫却依旧中气十足:
"林博士!您感觉怎么样?腿好点没?没打扰您休息吧?"
"好多了,陈工。刚好要和您同步一下进展。"林叙的声音瞬间切换回工作状态特有的冷静清晰,虽然依旧带着伤后的微哑,却有着不容置疑的沉稳与掌控力,"加固方案调整的初步设计稿,沈研究员应该已经发到您邮箱了。"
他下意识地调整了一下靠坐的姿势,以便气息更顺畅。沈知时几乎是同时,极其自然地伸出手,将他身后因为动作而稍稍滑落的软枕往上提了提,重新垫在他的腰后,动作轻柔而稳妥,仿佛这只是对话间一个无意识的插曲。
林叙的身体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没有抗拒,甚至没有侧头去看,只是对着手机继续道,语气平稳:"收到了就好。北坡新发现的裂缝和深层滑移面的初步解释数据也一并附上了。"
"收到了收到了!刚粗看了一遍!"陈工的声音透着技术人员的兴奋和作为现场负责人的凝重,"你们这效率真是没得说!这碳纤维板(CFRP)加固关键节点的思路太及时了!就是这施工难度。。。。。。啧,精准钻孔、定向布板、高压真空压浆,还得保证多层FRP包裹的密实度和均匀性,对我们工人的技术和现有装备都是不小的考验啊!"
"是的,难点和风险主要集中在特殊工艺的质量控制和高空作业的安全保障上。但一旦成功,效果和长期可靠性也是显著的。"林叙的目光扫过摊开在腿上的平板屏幕,上面正是他们下午反复推敲优化的节点加强区详图,"这个优化方案我们初步数值模拟下来,比原方案在极端工况下的安全系数和预期服役年限提升显著。"
"明白!林博士您放心,安全是红线,质量是生命线!这块我亲自带队盯!"陈工语气坚决,给出了承诺。
出了林叙这事,所有人的心都提到嗓子眼。
"另外,地基雷达(GB-SAR)的连续监测数据流今天也基本稳定了,后续会接入预警系统,用于最高风险区的实时形变监控,比单纯靠人工巡查靠谱得多!"
"嗯,多源监测数据的融合分析和自动预警阈值设定是关键。"林叙接口道,思维紧密衔接,"昨天讨论的补充性局部声波测试方案,现场技术条件和设备支持能到位吗?"
"可以的!仪器已经协调好了,操作工程师明天上午就能到现场!"陈工回答得干脆利落。
"好的,那就在风险完全可控的前提下,尽快安排小范围现场试验。获取深层岩体的原位波速分布,对最终确认滑移面精细形态和量化稳定性评估至关重要。"
"试验的具体方案细节和现场配合要求,"他非常自然地将执行层面的协调工作指向了沈知时及其团队,语气里是对其专业能力和团队执行力的绝对信任,"让现场负责人直接和小棠他们对接,他们已经制定了完整的试验大纲和安全预案。"
"没问题!沈工那边已经跟我们技术员对接上了,方案讨论得热火朝天呢!"陈工笑道,随即语气转为一丝为难,"林博士,就是这方案一调整,后续的预算和工期。。。。。。"
"预算增补和工期调整的初步评估报告,我明天上午十点前会准时发到您和项目组的邮箱。必要的程序我已经同步沟通过了。"
林叙的声音没有任何犹豫,带着一种沉静的、令人安心的笃定,"基于新发现的地质隐患和加固等级的必要提升,所有的费用追加都会附上详细的测算依据和规范条款。工期方面,关键路径上的节点需要重新排布,优先集中资源保障北坡关键区加固和深层排水工程施工,其他非关键区域的工序可以适当延后或采用更优化的流水作业。具体调整方案和影响分析,报告里会一并详细说明。"
"好!太好了!林博士,有您这句话和这份报告,我心里这块大石头就落地了!"陈工的声音明显松了一口气,充满了信任,"那您先好好休息!保重身体!"
"好的,辛苦您了,现场多费心。"林叙结束了通话。
堂屋里重新恢复了宁静。
手机屏幕暗了下去,林叙将手机放到一边,身体微微向后,靠进被沈知时调整得恰到好处的柔软靠枕里,几不可闻地轻轻呼出一口气。
连续高强度的工作思考和通话,让他略显苍白的脸上浮起一丝淡淡的疲惫红晕,但眼神却依旧清亮。
沈知时合上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站起身。
他没有说话,只是走到林叙床边,目光扫过那只又空了的玻璃杯,自然地拿起,走向门口的小水壶,重新续满温度适宜的温水,然后轻轻放回林叙触手可及的床头柜上。
动作依旧沉默而流畅,带着一种无需言表的支持与关照。
林叙的目光追随着他的动作,直到那只冒着细微热气的杯子被稳稳放回原处。他看着杯中微微晃动的水面,沉默了几秒,然后极其轻微地、几乎微不可查地,朝着沈知时的方向点了一下头。
没有言语,甚至没有对视,但这个细微的动作里蕴含的谢意和一种心照不宣的、全然的认可,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有分量。
沈知时接收到了这个清晰的信号。
他没有用语言回应,只是转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暮色渐沉、染上黛蓝色的松林。
窗台上,那只彩色的风车在傍晚最后一丝微弱的穿堂风中,又极其缓慢地转动了一下,像一个温柔的句点。
壁垒的消融,不仅在风雨相依的脆弱时刻,更在这共同面对挑战、彼此信任支撑的每一个寻常日常里,无声而坚定地完成。
图纸、数据、电话会议……这些看似冰冷专业的符号,此刻却成了连接两颗心的、最温暖而坚实的桥梁。林叙心湖的坚冰,在沈知时一次次递来的温水、精妙绝伦的方案、默契无间的配合和那沉默却有力的支持中,终于彻底化为了潺潺春水,向着一个明确而温暖的全新方向,奔涌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