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川林知道萧婷是个旗鼓相当的对手,因此双手环保胸前,又样装思了会儿,才紧跟著说:
“要不这样吧,把病人转给你们消化內科,我们这里床位紧张,感染的风险也高,继续待下去,对病人也没什么好处—”
“我们那也没床!”
萧婷小脸一肃,惋惜地摇摇头,又道,“而且病人还没拔管,这种病人,我们科可收不了。”
“拔管很快的,你们要是能收,今晚就可以拔管,然后晚上重点观察一下,明天白天就能转过去。”
“明日事明日议!”
两人你来我往,一个是想要把病情已经没那么“重”的葛辉儘快转出去,起码是先確定好“下家”。
另一个则是不想收这么“重”的病人。
或者说。
她觉得收了也处理不了。
毕竟葛辉的入院途径有些曲折,是肿瘤来源的消化道出血。
对於前者来说,如果葛辉病情好转了,达到了转出条件,那么icu就会发愁,倒时候到底转给那个科呢?
总不能一直住在icu吧?
这里也不让家属在旁陪护费用和病情都是麻烦。
消化內科则也会抗拒地想:虽然消化道出血是归他们管—可这种肿瘤病人,收进来,就是埋了个雷,他们自己也不会治疗啊·
至於萧婷所说的“拔管”——
其实是拔除患者的气管插管,解除麻醉镇静状態,恢復患者清醒状態下的自主呼吸一与网络段子里的“拔管弃疗”倒不是同一回事。
如果病人状態好转,消化道出血稳定,感染不重,那么拔管转回普通病房,对於患者来说確实是个好事。
不过。
真的有那么容易吗?
“我建议还是复查个胸部ct吧,再追踪一下血培养的结果,动態观察体温变化。”沈默指了指掛在床头的听诊器,谨慎提出自己的意见:
“我刚刚听诊的时候注意到,患者肺部有湿罗音,要警惕肺炎。”
“当然,也不排除是术后炎性渗出引起的,並非细菌感染。”
“但无论如何,保险起见,还是应该继续观察观察。”
他从床尾的护理记录单上取出体温记录表,指著凌晨5点发热那一栏,又道:
“血培养的结果,最快24小时就能出来。反之,如果48小时培养结果没有报阳,那么大概率没事。”
“也就是说,最迟等到后天早上的时候,针对老人家发热的原因,我们就能有个大概的判断。”
“所以目前——还是先积极抗感染吧。”
“至於抗生素方案,”最后,他用几人都明白的默契笑容说道,“进口的美罗培南抗感染效果已经足够,没什么好调整的。”
“至於你担心的问题—”
“如果病人情况確定稳定了,我们肿瘤科,倒是可以给他留张床。”
“好!那就这么定了!”韩川林立刻大喜说道。
至於沈默前面提出的那些具体诊治方案,他也全部欣然同意。
他心底也挺高兴。
没想到这次肿瘤科新来的两个住院总,水平不错,还这么好说话,真是个痛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