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只股票的表现虽然不俗,但是要等到92年4月才会迎来他们的高光时刻。
她没那么多精力关注股票,所以前期的涨跌起伏徐荷叶都不打算管,她会等到两年后,等到股价涨起来后,直接抛售。
看了看腕表,还不到九点,现在去学校还能赶到第三节课,徐荷叶提了提书包,赶紧往公交车站赶去。
刚走几步,就察觉身后似乎有人在跟踪她。
徐荷叶皱起眉,难不成有人盯上她了?
现在的股票没有实名制账户,都是凭借交易单现金交易,如果交易单丢了会很麻烦。
徐荷叶加快步伐,朝着不远处公交站跑去,那边有很多人在等公交,那人就算有什么想法也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抢劫,然后就听到身后有人喊她的名字。
“荷叶,徐荷叶?”声音似乎还有点耳熟。
徐荷叶回过头才发现来人竟然是廉玉树。
“廉玉树,怎么是你?你怎么不在学校上课?”两人虽然在同一所学校,但是往来不算多。廉玉树高三,每天的课业压力非常大,天没亮已经早读,天黑了还在晚自习。
徐荷叶走读,两人的作息不一致,基本上很难遇到。
“我来买股票。”廉玉树指了指后头的证券交易所。自去年夏天开始,不管学习多忙,他都会分出一点时间来看报纸,尤其是经济报。从在报纸上看到今年11月26日上交所成立后,廉玉树就知道机会来了。
扈城经历了下岗潮,却也涌起了一批民营企业家。总的来说,经济放开后,有钱人还是变多了。钱变多,就会想要寻找更多的生钱机会。
股市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可是第一批上市的才八只股票,但是买股票的人却有这么多!供不应求,商品就会涨价。
廉玉树不知道这些股票能涨多少,但或多或少都能挣一点。
“你怎么会想买股票?”徐荷叶有些诧异地看着廉玉树。她一直以为他是那种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生学子。
廉玉树闻言,笑了,“以前是,不过书生也是要吃饭的。”徐荷叶这么优秀,如果他不努力一点,将来站在她面前都会自惭形秽,又何谈追求?
“这些时日我一直在看经济报,我觉得股市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徐荷叶并不否认,“不过,因为股市是把双刃剑,能挣钱,也能败钱。”
“我明白。”廉玉树道,“我以后想报考经济专业,这些时日也看了一些有关炒股的书籍。买股票除了想挣钱外,也是想积累一些经验。”
书中总结了前人的经验,但不是他的,想内化成他自己的,亲身下场试一试是最快的法子。
徐荷叶点了点头:“那挺好的。”
“你加油。”果然真正的学霸就是和她这样靠努力保持好成绩的普通学生有壁。
人家才十七八岁就已经想好了未来的方向,并且能一边努力学习,一边为未来做准备,与此同时还能保持一个优秀的成绩。而她,却只能依靠记忆作弊。
廉玉树继续道:“我手头资金有限,只有两千块。”
这两千块,只有八百块是他自己的。是这些年父母亲戚给的压岁钱,学校发的奖学金,以及他偶尔给报社投稿被录取的稿费。剩下一千二,是他和廉父借的。
“所以我买了一百股的延中实业和一百股的浙江凤凰。”这两只股票发行价都是十元。
两千块,刚好各买一百股。
“我打算利用这两千元低买高卖,以积攒原始资本。”
徐荷叶有点惊讶,廉玉树竟然这么快就领悟到股票买卖的精髓。
说起来也挺奇怪的,为什么买卖东西大家都知道低买高卖,到了股票上,就会追涨杀跌,就觉得低买高卖这种最基本的经济规律反人性呢?
或许是因为股票的涨跌太过直观刺激?
第152章乔迁
买完股票后,生活还是一如既往,徐荷叶并没有太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毕竟这两张交割单,还要等到92年才能出售变现。
天气越来越冷,放寒假后,徐辉买票来到了扈城。
父女俩跑了好几天,把新家家具全部备齐了,然后又找了保洁公司,将新屋清理干净。
阳历91年1月23日,也就是农历腊八节这天,董桃花也来到了扈城。这天是他们搬新家的日子。
乔迁之喜,虽然不准备办酒席,不过请相近的亲戚朋友来家里吃顿暖锅饭还是要的。